峨眉山景区公安消防大队副大队长—陈灏

2013年08月16日14:12  

 【字号 】      打印
 

  

   访谈嘉宾:峨眉山景区公安消防大队副大队长 陈灏

  【记者】峨眉山景区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景区内古建筑众多,作为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景区连续保持42年无火灾事故,消防部门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陈灏】峨眉山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四大佛教名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最高海拨3099米,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四川唯一的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景区内有古建筑寺庙26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古建筑5处,景区下辖一个乡(黄湾乡),16个行政村,景区人口22497人,辖区内有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峨眉山旅业发展有限公司、红珠山宾馆等消防重点单位33个,宾馆、饭店上百家,每年的游客接待量 达160余万人次。

  【陈灏】一直以来,大队始终把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提升景区火灾防控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以《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宣贯和“除火患、保平安”、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及深化“平安四川”清剿火患专项行动以及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景区消防安全教育创建活动,构建了世界“双遗产”景区消防宣传教育新格局,实现了景区连续42年无火灾事故的发生。

  【陈灏】为其实保证峨眉山景区火灾安全形势的高度稳定,大队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抓好组织建设。大队加大和景区管委会的协调力度,促成景区管委会成立了由管委会主任担任消防安全责任人,分管副主任担任消防安全管理人的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督促佛教协会成立消防办公室,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组织,明确专职消防安全宣传员,专门负责景区寺庙消防安全管理和日常消防宣传工作,确保消防宣传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并且要求景区的每座寺庙、每处殿堂均设置“香灯”一职,专门负责日常的巡查工作和宣传工作,提醒和督促广大游客文明安全上香;二是加大硬件投入。在大队的不断努力下,峨眉山佛教协会不断加大消防灭火装备和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目前,景区寺庙共有消防水池29个,容水量37070立方米,消防管网14978米,室外消火栓173个,消防水带4560米,干粉灭火器1909具,消防应急照明406个、疏散指示标志450余个,水枪138个,消防报警锣10面,景区抗御火灾的能力不断提升。三是强化队伍建设。峨眉山景区幅员面积154平方公里,全山海拔、气候悬殊,地质机构复杂,道路险峻且多数景点救援车辆无法到达,景区消防中队建设在峨眉山脚,消防救援车辆最近只能到达接引殿景点且需至少2小时以上,加之景点寺庙遍布全山,建筑多为木质结构,而且峨眉山景区小型休闲娱乐场所不断增加,一旦发生火灾、游客遇险及其他灾害事故,消防救援力量从山脚出发,救援的时效性必将受到极大地影响。于是,大队结合峨眉山景区综合应急救援力量部署实际,在峨眉山零公里处建立一支消防救援小分队。另外,为做好火灾的初期扑救工作,大队还积极协调管委会和佛教协会,在景区的大小寺庙、重要景点均成立了分别由僧人和工作人员组成的义务消防队,由大队定期对义务消防队进行指导培训,提升他们消防监督检查和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峨眉山佛教协会共配备专职消防员17人,景区组建义务消防(组)队11个,义务消防队员400人,专兼职消防宣传员17人。

   【陈灏】为不断提升景区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大队采取“分层培训,全员参与”方针,结合“防火墙”工程和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在景区26个寺庙、33个重点单位和100多个宾馆、饭店开展“大培训、大教育”活动,采用“三步走”的培训模式,全力推进“四个能力”进景区,有效地提升了景区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能力。第一步培训“责任人”。大队认真按照每月进行消防知识、灭火业务技能培训不少于1次;消防宣传活动不少于1次的制度要求,通过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等形式,使他们成为景区消防宣传安全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第二步培训“明白人”。大队定期对50多名景区公安派出所民警、消防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检查技能和应急疏散逃生知识,成为消防安全教育的“明白人”。第三步全员培训。由支队防火处、景区大队上门服务,定期指导景区各寺庙、单位开展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与演练,分批对工作人员、僧人等进行全员培训,特别对景区导游每年均要进行2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并推行消防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制度,保证一人不落,实现了全面覆盖。目前,景区所有工作人员、僧人、导游等全部接受了景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陈灏】为营造景区浓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氛围,大队“试点推动、多点开花”根据峨眉山景区占地面积广、人员流动性强的地域特点,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不断扩大消防宣传的影响力。一是定点打造、全面推广。大队以报国寺、万年寺作为景区寺庙的试点单位,着力从人员、经费、制度、器材设施、应急预案、档案资料等方面进行消防宣传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并落实跟踪问效制度;以红珠山宾馆作为社会重点单位的试点,制作精美消防宣传短片在宾馆内不间断播放,同时对景区宾馆、饭店所有客房电视均设置开机消防宣传短片,在社会面营造了良好的消防宣传氛围;二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深入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全面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景区职员、僧人以及广大游客自身消防安全意识,自觉增强景区山林、寺庙、宾馆、饭店等建筑物消防安全,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大队在结合传统消防宣传警示牌的基础上,特别制作了8个双面中英双语消防宣传卡通警示牌,设置在天下名山牌坊至零公里路段沿线主要交叉道口的道路两旁;根据旅游观光车全山流动的特点,在所有观光车后张贴“关注消防安全,保护世界遗产”宣传标语,让游人在旅游观光的同时,关注消防安全,营造良好的景区消防安全宣传舆论氛围;大队还在景区5个车站LED显示屏永久滚动播放消防安全警示语,全山26座寺庙门口设置消防安全提示牌。大队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在全山范围内打造景区宣传新格局,让消防安全宣传实现了峨眉山景区基本全覆盖,切实为峨眉山景区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宣传舆论氛围。此外,在“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以及“119消防宣传”活动期间,大队均要组织防火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志愿者代表以及学校师生参加各类消防宣传活动,积极邀请乐山市书法家协会、峨眉山画院书画名家为景区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挥毫泼墨,先后创作各类作品百余幅;大队还坚持每年在西南交大、红珠山宾馆、报国寺等重点单位开展上千人参与,声势浩大的灭火疏散演练,将峨眉山寺庙僧众消防竞技赛打造成为了景区消防宣传的一个特色品牌。

   【记者】在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中,景区消防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陈灏】自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以来,峨眉山景区大队严格按照国务院、省、市三级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公安部、省厅相关部署要求,根据景区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不断掀起景区消防工作新高潮,并取得阶段性成效。活动开展以来,景区管委会、景区公安分局先后下发了《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工作方案》,明确了排查范围、重点及整治措施;为切实有效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大队分别组织召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约谈会、社会单位户籍化管理系统培训会。使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明白人”数量急速递增,不断落实“网格”责任,为全面构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防护网,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使自查自纠工作做深、做实,大队为各单位印发《各类单位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分类排查整治标准》、《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自查自纠情况记录表》,并通过“户藉化”管理系统、QQ群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查自纠的通告》,在全景区范围内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各派出所力量完成辖区各单位、场所摸底工作,深入组织辖区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活动,落实行业系统监管责任,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如实记载检查人员的姓名、检查时间、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之上报大队;为全面做好峨眉山景区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期间的消防宣传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消防、关注消防”的热情,大队根据景区实际,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平台优势,利用微博、QQ群、微信、短信等开通火灾隐患曝光平台,发布“96119”火灾隐患举报电话,开展“火灾隐患大家找”活动。

   【陈灏】为全面了解辖区派出所、宗教场所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进展,协助派出所、寺庙制定可行性强的实施方案,确保辖区火灾形势稳定。大队联合消防、治安、督查等相关人员对基层派出所、寺庙、宾馆等开展的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情况多次进行全面督察。通过督查,延续了各单位、场所防火好的方法,提出整改了不足之处,有效提升了寺庙僧职人员、派出所民警、场所员工的消防业务能力,进一步拓展了消防监管层面,全面提高了其消防管理水平。此外,大队还多次联合治安大队、文物保护管理局、宗教局、食药监督管理局、佛教协会等各部门开展的“冷热”两线全山寺庙的消防安全大排查,切实净化辖区寺庙火患,确保全山寺庙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记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景区消防部门还将从哪些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古建筑防火工作?

   【陈灏】做好峨眉山古建筑寺庙的消防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古建筑寺庙之所以易毁于火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寺庙本身就潜伏着诸多火灾危险性:火灾载荷大,耐火等级低;无防火间距,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火灾扑救难度大;旅游开发,带来人为隐患等等。针对这一实际,大队一是将继续深入推进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落实单位消防安全检查、巡查等制度,增强单位自防自救能力。同时加大对文物古建筑寺庙消防监督抽查力度,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要依法责令改正,并予以处罚。对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要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二是狠抓社会消防宣传教育。大队将继续加强与报刊、电视等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广泛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报道消防工作先进典型,对消防违法行为和重大火灾隐患进行曝光。公布火灾隐患、消防违法行为举报电话,鼓励和发动人民群众积极举报火灾隐患,并及时依法查处火患。三是继续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三提示”和消防公益宣传活动,推进“三提示”媒介、消防公益广告进古建筑宣传活动,继续加强古建筑寺庙僧职人员培训,不断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四是将进一步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工作。坚持“预则立”、“练为战”的思想,从最复杂的情况出发、从最不利的险情设想、从最严重的后果考虑修改完善各类灭火救援预案,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加强执勤岗位练兵、辖区“六熟悉”和多部门、多种形式消防力量的联动演练,切实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火灾或突发事件,能立即启动预案,落实“五个第一”要求,实施现场科学指挥和有效处置。

 
 
 
(责任编辑:徐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