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新战 记者 杨心平
黑格尔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城市建筑的美,能像音乐一般陶冶人的身心。
匠心营造,乐山“山水园林宜居城”所承载的,不仅仅是面貌的美,更是民生的美、品质的美、和谐的美。
“挂图作战”之城建标杆
“45天,咱们将嘉州的夜色酿成一杯甜美的酒。”千年古城华灯璀璨,三江六岸如梦似幻。“夜游三江”如期启航,乐山住建人欣喜自豪,建设者们热泪盈眶。45天“五加二”“白加黑”加班加点,项目指挥部每天都在拼搏,每天都在奋战。
前期准备工作仅用4个月、建设周期不足50天,8万余套灯具安装、20余公里线路亮化……市住建局、城投集团用务实高效的行动点亮了大佛、点亮了睡佛、点亮了三江,创造了奇迹。建设者们用手绘制蓝图,用脚丈量山林大地,昼夜奋战在悬崖、在江上,用智慧和实干,书写激情燃烧的岁月。
“夜游三江”项目从3月生成、5月确定规划方案,到7月确定建设单位,在施工时间不足50天的时间里,市住建系统拿出“作战”精神和气势,克服高温、雨季和材料组织等多重困难,突破规划方案编制、工程建设组织、居民协调等一个又一个难题,将项目从一张白纸做到了蓝图落地,实现项目从效果意境到实景现实的呈现。
“夜游三江”即“三江环境整治”(一期)工程,其跨行业、大整合、大手笔作战经验,成为全市“挂图作战”项目推进的标杆性工程。
不独于此。重大城建项目“挂图作战”,青衣江大道已开工建设,绿心公园、致江路桥、3个道路桥梁提升工程等5个总投资60亿元的“挂图作战”项目PPP全部完成手续,近期将启动招商工作,实现城建PPP项目破局,年底将实现城建项目融资110亿元。
提升城市面貌,一系列工程齐头并进。2017年,市本级实施城建项目136个,由住建局牵头实施的项目总投资133.93亿元,其中完工17个、7.7亿元,开工在建项目99个、已完成投资114.32亿元;开工抢险项目27个、已完成投资0.5亿元。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同步推进,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专项整治已完成府街、鼓楼街、大丛林巷道路,以及叮咚街、人民北路、人民南路、滨河路内侧等人行道,改造维护嘉定中路、鹤翔路、龙游路、柏杨中路、柏杨东路、通棉路等20余条道路,嘉瑞大道6月完工投入使用,体育中心天桥、瑞祥路(C)段年底前将全面完工。
一座城市的民生温暖
刚刚下过一场大雨,中心城区“依水门第”棚改小区道路两旁各式各样的树木,在雨水滋润下更加青翠欲滴。三幢临江高层直入蓝天,小区仿古风格古朴雅致,既很好展现了古嘉州风韵,又为城市增添了新景。
“我们从前那个小屋子总也见不到阳光,环境脏乱差,连物业都没有,停水停电都不知道找谁解决。”64岁的宋大爷说。
今年,宋大爷一家从棚户区迁入“依水门第”窗明几净的新家,“现在好了,客厅和卧室都有两扇大窗,每天一大早阳光就照进来了。”宋大爷眉眼之间掩不住喜悦兴奋。
宋大爷一家的温暖际遇,是乐山住房保障工作的一个缩影。中心城区,以“斑竹印象”“依水门第”等为代表的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正承载实现从“贫者有其居”到“贫者优其居”的深刻转变,实实在在提升着市民的获得感与归属感。作为社会保障政策登台亮相的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乐山正一步一个脚印向普惠化、精细化、优质化方向迈进。
9月21日,全省棚改工作会议(乐山片区)在乐召开,“乐山经验”受赞誉。何谓“乐山经验”?且看成果: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2.25万套、竣工9.77万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累计6.76万次,分配公共租赁住房2.08万套。棚改货币化安置实现100%,持续位居全省第一;公租房分配长期居全省前三;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开工率处于全省前列。
从无房、棚户到楼房,从“忧居”到“宜居”,保障房成为“暖心房”,一大批民生安居工程不断惠及广大市民,乐山中低收入家庭安居乐业的梦想如此真切。
全民奔康这幅多彩的卷轴上,民生是最厚重的底色,住房保障是最温暖的主题。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市住建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始终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民生幸福水平的重要事项来抓,切实承担起“民生红包”“托底工程”重担,更加强调向“民心工程”“优质工程”转变,更加细致地呵护、更加踏实地托举市民的安居梦。
“美丽新乐山”画卷轻舒
让城市不忘古韵,让农村不忘乡愁,让民族地区不忘乡俗。近年来,乐山住建系统围绕“山水园林宜居城”发展定位,扎实抓好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新区建设如火如荼,旧城环境日益改善,镇村建设纵深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幸福美丽新乐山”的动人画卷次第舒展。
——城市风貌在提质。城区按照最高24米标准,严格控制新增建筑高度,亮出天际线;坚持“只拆不建”,棚改全部实行货币化安置,“腾空留白”2万多平方米;实施“城建10大工程”,按统一规划、成片改造原则,将旧城棚户区改造与供给侧改革相结合、与改善城市环境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推动棚户区改造工作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成地下综合管廊26公里。同时,“城市色彩空间”提升、“绿秀嘉州”行动、“公厕革命”等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持续改善城市舒适度。
——城市建设在提速。加速推进绿色大道、绿色家园建设,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5%;加速推进青江新区商业商务中心建设,塑造乐山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城市形象;加速推进保护和控制嘉州古城,充分彰显历史文化名城文采;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先行区、商贸物流聚集区、统筹城乡示范区、休闲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着力构建“双百城市”骨架;大力实施“城建10大工程”,着力解决交通堵、停车难、秩序差等突出问题,完成棚户区改造90万平方米,打通断头路12条,新建停车场18个,新改建星级厕所98个,拆除大型户外广告牌4万平方米;乐山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27.1%,居全省第二;建筑业总产值完成97亿元,同比增长37%。
——美丽乡村在呈现。深化“百镇建设行动”,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加快道路、管网、垃圾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城镇基础和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承载力和吸纳能力。编制完成《乐山市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实施方案》和《乐山市特色小镇认定标准》,完成小城镇社会总投资19.8亿元,计划实施28个村、1901户彝家新寨规划方案已通过市规委会审定,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08户。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行统一打捆以PPP模式实施,已与26个乡镇签订合作协议,力争年内全面开工。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乐山住建在加力。按照“组团发展,有机疏散,景城一体,产城融合”发展思路,近期将通过疏旧建新,南拓西延,高标准建设“一城两新区”,拓展城市框架,加快形成“多组团产城一体、高效集约发展、自然有机疏散”理想空间结构,合力引导片区建设、功能疏通,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动新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推进旅游提质行动、新区建设行动、产业整合行动、住房建设行动、综合保护行动、道路桥梁优化行动,风貌提升行动、民生改善行动、基础保障行动等九大行动。
(本版图片由市住建局提供)
(责任编辑: 王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