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今年市中区(含乐山高新区、乐山大佛景区)与沙湾区、五通桥区一同代表乐山市接受省级卫生城市复审。作为全市复审工作“主战场”,市中区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区长为分指挥长,7位市级牵头部门分管领导、11位“三区”(市中区、乐山高新区、乐山大佛景区)县级领导为副指挥长,中心城区7个街道办事处、城乡结合部9个乡镇和21个部门为成员的市中区创卫分指挥部。
创建卫生城市,是对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的提升,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市中区地处乐山中心城区,人口多、范围广、欠账多,城市管理存在一定困难。该区加强与市级职能部门、乐山大佛景区、乐山高新区的统筹协调,对重难点问题开展联合执法、共同整治,形成工作合力。坚持“每周例会制”,党政“一把手”多次就工作推进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和会商调度。建立“清单制+责任制”与督查通报制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将问题细化为9大项24小项,落实了市、区共8个牵头部门、19个配合单位的职责。对工作推动不力、成效不佳的责任单位以“发点球”形式进行通报。目前已发布工作通报58期,发出督查整改通知125个,倒逼各责任单位形成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制定“县级领导、区级部门包片责任制”,全区28名县级领导对中心城区42个社区、3个村及主城区范围内7个乡镇实行责任包干,包片领导负责对所包片区创卫工作的督促和指导,确保整改力度。“人人头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任务,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好局面。”市中区创卫办主任宋毅告诉记者。
对照评分标准和省、市暗访指出的问题,市中区凝聚合力,通力协作,拿出“狠劲”切实对标整改。重点集中在“牛皮癣”、犬只管理和市容环境等重难点问题上,按照“谁的产权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强化源头治理,加大治理力度。督促三大运营商和电力、广电网络公司配合清理户外箱体“牛皮癣”和老旧小区私拉乱接线路。对“牛皮癣”采取“有奖举报+源头治理”的办法,对9名违法张贴小广告人员进行依法处置,“牛皮癣”乱象得到有效改善;出台《关于加强犬只管理的通告》,进一步维护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联合市城管局取缔了兴发街、百福路等4个占道马路市场,对通江万人小区岷河南街沿街违章搭建的140余个临时商铺进行了统一拆除。
为形成监管的长效机制,市中区成立了由城管牵头,公安、市场监管、街道、社区配合的综合执法管理队伍,强化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的督查,防止乱象“死灰复燃”;实行市场保洁人员和管理人员“朝七晚九”“两班制”工作制度,强化市场全天候监管;组织全区7个街道、相关乡镇和市、区相关部门每周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全民大扫除行动,清扫垃圾并对道路进行降尘处理。探索建立了城市卫生日常巡查制度,组建由社区、驻区单位、区级联系部门、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社区巡查队,佩戴红袖套,开展创卫专题拉网式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报问题。
目前,市中区在第一次暗访中发现的116个问题全部得到有效整改,有力保障了我市以832分的高分通过9月底省第二次暗访。
(责任编辑: 绍军)